據京報網報道,根據特朗普本月簽署的關于所謂“對等關稅”的行政令,美國開始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征10%的“最低基準關稅”。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的“對等關稅”。美國經濟學家和商界人士警告說,加征關稅將推高價格,并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。由于擔憂物價飆升,美國一些消費者已開始囤貨模式。當前,美國消費者信心持續(xù)下跌,“對等關稅”將進一步增加家庭用品開支,侵蝕家庭消費力,加劇家庭財務惡化,加重美國家庭負擔。
美國市場(資料圖)
根據美國白宮在社交媒體上發(fā)布的稅率表,新關稅政策覆蓋185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在主要貿易逆差國家和地區(qū)中,中國大陸將面臨34%的新稅率。包括歐盟在內的美國緊密盟友未能幸免,歐盟將面臨20%的關稅,日本、韓國為24%、25%。東南亞多國因對美貿易順差額靠前,也將面臨高額關稅,美國將對柬埔寨、越南分別征收49%、46%的關稅。
特朗普所謂的“對等關稅”,不是真正意義上的:美國關稅水平,低于全球各國,美國在全球貿易中吃虧了;因此,美國要把關稅,提高到全球水平,以防止“被剝削”。特朗普所謂的“對等關稅”,計算公式是:‘美國對X國的貿易逆差’除以‘美國對X國的進口總額’。也就是說,只要美國對某國存在貿易逆差,特朗普就認為“關稅不對等、美國在貿易中吃虧了”。特朗普無視這個國家對美國商品的關稅稅率,其實為零;只是因為這個國家的商品競爭力強,才導致美國貿易逆差的。
美國已經歷持續(xù)多年的高通脹,新一輪關稅將使本就嚴重的通脹進一步加劇。經濟學家卡爾·費說,特朗普常常對旁人的意見充耳不聞,他希望美國人可以對特朗普施加足夠壓力,最終讓這位總統(tǒng)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做出改變。但客觀來看,一些關稅可能會保持不變,特朗普的地位在短期內也難以撼動。卡爾·費表示,作為美國良好傳統(tǒng)的權力平衡已在逐漸被打破,希望美國國會可以認真反思,并維護和澄清自身權威。大多數美國人仍然尊重美國的法治體系,特朗普的獨斷專行可能給美國帶來憲法危機。
展開全文
特朗普(資料圖)
在這種情況下,美國全國各地舉行超過1000場“住手!”抗議活動,美國民眾表達了對特朗普一系列政策的憤怒,要求特朗普政府“住手”,停止損害美國人民的利益。同日,居住在歐洲多地的美國人也舉行了相同主題的示威活動。有美國問題研究專家指出,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中期選舉目前看來不容樂觀,黨內也有反對聲音為特朗普制造了“困難”。
特朗普之前的政策是撤銷政府機構,削減醫(yī)療項目撥款、驅逐移民,如今的政策直接讓美國人的生活成本提高了至少五分之一。紐約、芝加哥、波士頓、西雅圖、洛杉磯等,有超過50萬人進行了游行抗議,喊話特朗普:不想要他們這樣的政府。有記者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大家的目光更多在于大件商品的關稅上,可更多的影響,在于生活的小物件上。
美國游行(資料圖)
特朗普上任不到3個月,美國民主黨人士以及大量美國民眾已經開始懷念拜登,在美國人心中,拜登執(zhí)政期間雖然世界局勢比較亂,但美國人活的一直挺好。除了美國民眾抗議之外,美國加州州長紐森公開與特朗普劃清界限,當初拜登執(zhí)政時期,只要拜登出現(xiàn)嚴重的政治錯誤,得州就會站出來要求獨立,現(xiàn)在換成了特朗普,給總統(tǒng)“上眼藥”的也變成了加州。加州州長紐森明確表示,特朗普的行為并不能代表美國民眾,特別是加州的民眾,加州支持全球貿易關系穩(wěn)定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