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兩天,紀委監(jiān)委、法檢系統(tǒng)密集處理“老虎”。中紀委打下一“虎”,“一虎”受處分。此外,各有一“虎”獲刑、被公訴。
中紀委打下一“虎”、處分一“虎”
中央紀委國家監(jiān)委網站7月14日消息:陜西省西安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、主任韓松涉嫌嚴重違紀違法,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(jiān)委紀律審查和監(jiān)察調查。至此,今年中央紀委國家監(jiān)委公開通報被查處的中管干部已升至35人。
公開簡歷顯示,韓松,男,漢族,1965年6月生,大學,中共黨員。韓松先后在國務院辦公廳,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任職,2006年開始歷任西安市副市長,西安市委常委、副市長等職,2017年任西安市委副書記、市委政法委書記。2022年3月,韓松任西安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、主任,至此番被查。
“上官匯”注意到,韓松是今年陜西省落馬的第二“虎”。此前,陜西省政協(xié)副主席劉寬忍于5月被查,劉寬忍曾擔任過陜西省文化廳廳長,落馬前還擔任民進中央副主席、陜西省委會主委。
韓松也是今年第二個任上被查的省會城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、主任。今年4月,南京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、主任龍翔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。
7月14日,還有一名“老虎”被處分。中央紀委國家監(jiān)委網站通報:國家煙草專賣局原黨組成員、副局長張?zhí)旆鍑乐剡`紀違法被開除黨籍。
展開全文
通報指出,經查,張?zhí)旆鍐适Ю硐胄拍睿硹壋跣氖姑?,對抗組織審查;無視中央八項規(guī)定精神,違規(guī)贈送禮金,長期無償借用車輛和接受用車服務,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(zhí)行公務的宴請;違反組織原則,在干部選拔任用等工作中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;廉潔底線失守,違規(guī)收受禮品禮金;公器私用,“靠煙吃煙”,將煙草系統(tǒng)的組織人事權和業(yè)務經營權異化為謀取私利的工具,大搞權錢交易,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工程承攬、職務晉升等方面謀利,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。
公開資料顯示,張?zhí)旆澹?,出生?963年4月,高級工商管理碩士。他歷任陜西省榆林市煙草專賣局(分公司)黨組書記、局長、經理,渭南市煙草專賣局(分公司)黨委書記、局長、經理,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煙草專賣局(公司)黨組成員、副總經理,陜西省煙草專賣局(公司)黨組成員、副總經理,陜西省煙草專賣局(公司)黨組書記、局長、總經理等職。
2017年任國家煙草專賣局人事司司長(正廳級)。2020年任國家煙草專賣局副局長,直至2023年卸任。
2025年1月17日,張?zhí)旆灞徊?。他也?025年被查的首個中管干部。
各有一“虎”獲刑、被公訴
除此之外,這兩天還各有一“虎”獲刑、被公訴。
據(jù)央視新聞消息,7月14日,山東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國務院國有資產監(jiān)督管理委員會原副部長級干部駱玉林受賄、內幕交易一案,對被告人駱玉林以受賄罪判處死刑,緩期二年執(zhí)行。
經審理查明,駱玉林直接或通過他人非法收受財物,共計折合人民幣2.2億余元。2013年至2014年,駱玉林作為內幕信息的知情人,在涉及對證券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,明示他人從事相關交易活動,情節(jié)特別嚴重。
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,被告人駱玉林論罪應當判處死刑。鑒于駱玉林到案后如實供述罪行,主動交代辦案機關尚未掌握的大部分受賄事實,認罪悔罪,積極退贓,大部分贓款贓物已追繳到案,具有法定、酌定從輕處罰情節(jié),對其判處死刑,可不立即執(zhí)行。
公開簡歷顯示,出生于1958年8月的駱玉林是河南新野人,1976年9月參加工作后長期在青海任職。曾擔任青海省國有資產管理局局長、青海省國資委副主任、青海省副省長、西寧市人民政府市長等職務。2015年12月,駱玉林擔任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(yè)監(jiān)事會主席,后任國資委副部長級干部。
最高人民檢察院7月15日消息:海關總署原黨委委員、副署長孫玉寧涉嫌受賄一案,由國家監(jiān)察委員會調查終結,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,由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。近日,合肥市人民檢察院已向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。
公開資料顯示,孫玉寧出生于1965年7月,吉林舒蘭人。他在海關系統(tǒng)工作多年,2004年任長春海關副關長、黨組成員,2012年任滿洲里海關關長、黨組書記,2015年任鄭州海關關長、黨組書記,2018年任大連海關關長、黨組副書記(后為黨委副書記)。2020年10月,孫玉寧任海關總署副署長、黨委委員。
2024年9月,他官宣被查,今年3月被開除黨籍。通報中指出,孫玉寧喪失理想信念,背棄初心使命,對抗組織審查;違反中央八項規(guī)定精神,違規(guī)收受禮品、禮金,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(zhí)行公務的旅游安排,違規(guī)出入私人會所;在干部選拔任用等工作中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;借用管理服務對象車輛,搞錢色交易;不正確履行工作職責,干預公共財政資金分配;貪婪腐化,將公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,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企業(yè)經營、職務調整等方面謀利,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。
來源:上官河
評論